住独栋吃套餐 虾儿不再“靠天养”

发布日期:2024-05-31 16:09 来源:湖北日报

池塘精养革新,温棚土池领航,工厂化养殖突破,攻克“四季有虾”,潜江一直在探索。

在“虾十条”的指引下,去年,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潜江揭牌,潜江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所、省农科院、华中农业大学、长江大学等7家单位,重点攻关“四季有虾”核心技术。

“四季有虾”有哪些创新技术?需要攻克哪些难关?5月21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探究竟。

池塘精养——

住“水下森林” 吃“营养套餐”

初夏时节,潜江后湖张家窑“四季有虾”试验示范基地,一只只小龙虾个大体肥,色泽红润,品相喜人。

“5月21日,14亩的7号池,捕捞662斤。”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拿起手机,给记者看刚收到的数据和视频。

据介绍,从5月10日开捕至5月21日,7号池已产虾2687斤,其中,7钱以上的大虾占76%,1两以上的“炮头”占40%。

如何做到龙虾产量高、品质优?李明波说,“四季有虾”需要攻克四道难关。

第一关,越冬。秋冬季节,小龙虾要打洞冬眠。李明波指着眼前的池塘说,去年,他们对池塘临水面四周加装围网,防止小龙虾上爬打洞。

第二关,营养。冬季的小龙虾基本处于不摄食、不活动状态,个头小、肉少。基地工作人员根据龙虾冬季营养吸收和转化特点,缺什么,就补什么,制定“营养套餐”,保证小龙虾冬季也能进食生长。

第三关,环境。走到池塘边,只见清澈的水面下,苦草、菹草、伊乐藻等水草欣荣摇曳,仿佛一片“水下森林”。李明波说,养虾先养草,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水草搭配栽种,确保四季有草,为小龙虾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。

第四关,水质。销售完春虾后,池塘残留的有害物质累积在底部,对养殖秋虾造成影响。为此,工作人员研究出微生物制剂,对池塘定期消杀处理,改善池塘黑底和水质变差等问题,确保好水养好虾。

目前,“四季有虾”养殖模式亩产冬虾200斤,全年可达800斤。

“我们正在试验轮收轮放模式,一边收成虾,一边投虾苗,养殖产量将有更大突破。”李明波介绍,他们还将探索虾稻田四季有虾模式,让虾稻田四季都有虾,四季产大虾。

温棚土池——

虾菜共生 大棚也能玩“混搭”

龙虾养殖、大棚蔬菜,单拎出来不稀奇,但一边养虾、一边种菜的设施大棚,你见过吗?

5月21日,在潜江高场街道小龙虾“四季有虾”温棚土池养殖模式试验基地,记者就见到了这一幕。

一座1万平方米的玻璃温棚里,6个500平方米的养虾土池一字排开,一只只肥美的小龙虾在池里嬉戏;养虾池旁,立体管道水培架上芹菜、生菜郁郁葱葱,长势喜人。

“水培架里水的来源,就是旁边的养虾池。”温棚土池项目现场负责人冯立慎介绍,华中农业大学袁勇超教授团队研发的“虾菜共生”系统,将养虾池和种菜池相互串联起来。

“虾的粪便和饵料残渣经过分解、过滤后变为蔬菜的‘营养液’,蔬菜在充分吸收营养的同时,又将水净化循环给虾用。”冯立慎说,虾肥水、菜净水、水养虾的生态模式,无污染、零排放,让养虾不换水、种菜不施肥。

去年以来,袁勇超教授团队利用温棚土池的温控优势,结合小龙虾的繁殖和生长特性,通过水草立体化种植、精准营养与投喂等关键技术,实现月月有菜摘、季季有虾吃。

目前,该模式下,单茬大规格优质龙虾苗种产量已达到每亩100公斤以上,高品质成虾养殖每年可达4至5茬,平均每年亩产高达400公斤,其中7钱以上大虾占比超60%。

工厂化养殖——

享受“独门独栋” 配备“恒温泳池”

小龙虾“住进”工厂里,“独门独栋”还配备四季恒温泳池,这样梦幻般的场景,在潜江变成现实。

在小龙虾“四季有虾”工厂化养殖基地,41个蓝色帆布池和56个白色圆形养殖桶整齐排列,小龙虾有的在虾巢休息,有的在攀爬架上玩耍。

基地里,机器的低鸣声在回响。“那是增氧机、控制器和风机在工作,所有养殖用水每日都在重复‘自洁’。”现场负责人冯世豪介绍,养殖用水先由微滤机将虾的残饵粪便拦截分离,再进入生化池进行消毒,可以实现循环使用。

该基地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田娟团队负责,小龙虾工厂化养殖的核心理念是用最少的地、最省的水,养出最优质的水产品。

如何控制温度,是工厂化养殖的关键一环。冯世豪说,为控制水温,他们引进了一台水产养殖恒温热泵,处理过的水经过水泵加热后投入使用,为冬季养虾提供有利条件。

“仅仅20天时间,工厂化养殖的虾苗可长到20克。”冯世豪说,这一新型室内工厂化养殖技术体系,让小龙虾摆脱季节限制,不再靠天吃饭,达到高产优质好虾的目标。


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